2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中医行家谈“附子理中丸”辩证施治
附子理中丸可以吃。附子理中丸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中成药,主要用于治疗脾、肾、寒引起的腹寒疼痛和腹泻。该药物由附子、干姜、党参、白术、甘草等组成。 附子理中丸对脾、肾...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PG电子怎么藏分 > 新闻动态 > 肝血亏虚反生怒 柔木涵春自安宁
肝血亏虚反生怒 柔木涵春自安宁 发布日期:2025-08-07 21:14    点击次数:108

《素问·灵兰秘典》曰:“肝者,将军之官,谋虑出焉。”此喻如金石铿锵,道尽肝气刚猛之性。然人若稍触即怒,如火星溅油,虽琐事亦勃然作色,更见两胁胀满、头痛面热——此非肝气过盛,实乃《质疑录》所揭“血不养肝,刚木失柔”之危候!

一、血虚风动:刚木失濡之机

清代名医叶天士于《临证指南医案》中洞察秋毫:“肝为刚脏,非柔润不和。” 肝木本需肝血濡养,方显“将军”之智谋勇毅。若肝血亏虚,犹如树木断其水源:

血不涵魂:则肝气抑郁如困兽,稍触即怒(《灵枢·本神》谓“肝气虚则怒”);血不濡络:则胁肋胀痛若绳索捆缚(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言“肝病者,两胁下痛”);血不潜阳:则虚阳上浮而头痛面热,似鼎沸蒸腾!恰如《王旭高医书六种》所警:“肝血虚则风阳自动,非实火也!”二、藏泄失谐:血郁互搏之厄

原文精辟指出:“肝血欲藏而不能藏,肝气欲泄而不能泄。” 此十字如利刃剖开病机核心!明代李梴在《医学入门》中阐释其妙:“肝主藏血,血藏则气摄;肝主疏泄,气畅则血行。” 二者本如日月相推:

血足则气顺疏泄,如春风拂柳;血亏则气郁内结,似雷云塞空。今肝血虚损,既不能内守以安魂,又无力推陈以疏泄——遂成“血愈虚则气愈郁,气愈郁则火愈升”之死结!清代费伯雄在《医醇賸义》中痛陈:“郁怒伤肝,木不条达,其害有甚于实火者!”
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
三、滋水涵木:养血柔肝之法

欲解此困局,当遵三法:

(一)直补肝血:灌溉枯木

《慎斋遗书》立要诀:“治肝先当养血,血足则气自柔。”

补肝汤(《医宗金鉴》):取当归、川芎补血如春雨润土,白芍、木瓜柔筋似清风拂枝;四物汤(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):熟地、白芍滋肝阴若井泉注深,当归、川芎活血气如溪流疏浚。(二)滋肾养肝:固本培源

《张氏医通》明示:“肝血不足,必求之于肾水。”

一贯煎(《续名医类案》):以生地、枸杞滋肾水以涵肝木,沙参、麦冬润肺金而制肝亢;杞菊地黄丸(《麻疹全书》):借六味地黄丸填精,更添枸杞、菊花清肝明目。(三)柔肝泄郁:调和藏泄

最妙者当推逍遥散(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:

当归、白芍 养血柔肝,如细雨润燥土;柴胡、薄荷 疏泄郁气,似春风解冻河;白术、茯苓 培土抑木,若堤防固狂澜。

昔有文士屡试不第,郁怒伤肝,终日呵斥家人。医者初投龙胆泻肝汤,反增烦躁。叶天士诊其脉弦细如刀,断为“肝血枯涸,虚风内动”,转用一贯煎加阿胶、酸枣仁。待肝血充盈,怒容渐消,三月后竟温润如玉。此乃“欲平肝气,先养肝血”之明证!
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
《类证治裁》一言蔽要:“肝为刚脏,全赖血濡。血足则木柔条达,血亏则木燥生风。” 肝木如树,肝血若水——水足则枝叶扶疏,迎风亦不折;水涸则枯枝嶙峋,微风即怒号。唯有滋养肝血,调和藏泄,方使将军之官复归谋虑之智,怒涛化作春水,刚暴转为仁和!

#中医##养生#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